保险

权益类投资靠谱吗?银行信托理财有哪些需要注意?

  今年二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开启“劳模”模式,次数远超去年同期。数据显示,累计有1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调研843次。其中,招银理财调研次数最多,高达187次。

  从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至今已3年有余。在业内看来,理财子公司在投研体系重构、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与扩充方面有较大改观,但“固收强、权益弱”的特点并未扭转,投研体系仍处于重塑过程中,而密集地参与上市企业调研是弥补短板的有效途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逐步提高投研能力,加大对权益类资产配置。

  业内“劳模”代表

  记者注意到,从银行理财子公司“横空出世”,银行系“调研”便积极地活跃起来。其调研次数远超“同行”,特别是今年,有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次数相比去年同期翻番。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有19家理财子公司对上市公司累计调研843次,相较去年同期的294次增幅达187%。其中,招银理财调研次数最多,累计共调研147家上市企业;兴银理财紧随其后,调研次数超过120次;此外,多家理财子公司调研次数超50次。而去年同期,调研次数最多的招银理财,仅为50余次。

  从调研的企业类型来看,虽然理财子公司的投资风格及偏好有所不同,但主要集中在部分经营效益较好的区域性银行、半导体产品、工业机械、电器部件与设备、电子元件、食品肉类与加工、金属与非金属、电子设备与仪器等相关企业。

  与此同时,今年二季度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大量上新。据记者统计,按照募集起始日期计算,从4月1日至6月30日,合计有832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相比去年同期发行的理财产品524只增长约六成。

  投研能力有待强化

  在业内看来,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密集调研的背后,主要在于弥补自身“短板”。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投研部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银行系理财公司有着母行的背景,实力相当雄厚,在固收投资方面是他们的强项,但对于短期权益类投资仍是短板。”

  对此,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也持有类似观点。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起步相对比较晚,在权益类投资方面经验不足、处于劣势,如果要想提升综合的投研能力、丰富产品体系,加强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必不可少。相较之下,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可以帮助理财公司了解各个行业及公司的经营状态,提升直投能力。”

  “未来高频调研将会成为常态。”刘银平认为,理财公司在权益类市场的投研仍处在探索期。

  事实上,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确实仍以固收类理财产品为主,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占比非常少。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目前处于“在售”和“存续”状态的理财产品累计有9265只,其中权益类理财产品有22只,占比仅为0.2%。

  “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研能力还处在重塑期,既有原银行资管模式下如大类资产配置、资产负债管理、另类资产创造、债券投资以及银行间市场交易等优势,也有如研究体系不健全、股票直投经验不够丰富等短板。”中邮理财投研负责人强调,经过两年的投研体系重构、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与扩充,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权益投资应循序渐进

  不过,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是否有必要迫切提高投研能力,加大对权益类资产配置,市场普遍持较为谨慎的观点。董希淼指出,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逐步提高投研能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刘银平认为,理财子公司加强权益类投资的投研水平,目的在于丰富产品体系、提升产品投资回报、探索差异化竞争、增加盈利水平,但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整体不高,更倾向于购买中低风险产品,这也决定了固收类资产仍然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领域。

  “今年前四个月受股市震荡影响,大批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给部分投资者造成一定冲击,也给理财子公司敲响了警钟,在权益类投资方面步伐不能迈得太快,理财产品的研发要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刘银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