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案例:工薪阶层如何备孕买房防疾病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很多工薪阶层的人们都希望通过选择投保保险来规划自己的财产。下面看专家如何帮29岁小青年备孕买房防疾病。
陈昊,老实本分的安徽人,今年29岁,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年收入7万元,有“五险一金”。妻子比他小2岁,是他的老乡,在一家私企工作,年收入约4万元,只有“五险”,没有公积金。
3年前,夫妻俩通过按揭,买了一套90平米的房产,目前尚欠30万元的房贷,月供2000多元。资产方面,有存入银行的定期和活期共计5万元,每月定投股票基金300元,已经定投一年多。夫妻俩的每月开支在2000多元,其中大部分用在了备孕方面,结婚3年,夫妻俩一直都没有怀上宝宝,他们希望今年能够怀孕。另外,双方父母均有退休工资,每年给双方老人的过节费用合计为1万元。
投保需求
由于夫妻双方均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希望在重疾方面有个保障。另外,考虑到家有房贷,希望有保险能覆盖掉这部分风险。由于资金有限,陈昊希望年交保费不要超过5000元,毕竟要是今年怀上孩子了,可能开销还得增大。
“这个家庭目前来看财务比较稳定,收入大于支出,重要的是需要商业重疾保障及意外保障,以规避风险带来的收入中断。”
收支分析
根据收支情况,在不考虑资产性收入(利息和股票基金定投)和投资支出的前提下,该家庭目前年盈余5.2万元。
陈先生和太太都处于职场的爬坡期,为了家庭梦想的实现,一定会更加努力,未来收入预期会上升。而伴随着未来小宝宝的出生,陈先生和太太也将进入人生的重大责任期(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支出也将上升。
陈先生有较强的理财意识,一方面通过基金定投来提升资产性收入,让个人投资搭上GDP的顺风车;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重大责任期要进行风险管理。每个人的生理生命背后还有一个经济生命,风险管理左右不了生理生命,管的其实是经济生命。对于陈先生和太太来说,不管谁出了问题,对于家庭的经济生命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保障利益说明
◆确保小两口目前每人拥有18万~18.6万元的重疾保障。给付大病保障后,若客户身故,可再获得60万元理赔金。
◆若小两口中任何一人发生意外,致全残或死亡,可一次性获得78万元理赔金(如意外发生在法定节假日,可获得最高93万元理赔金)。
◆综上,一旦发生风险,理赔金的获得可确保30万元房贷、双方老人的孝养金及未来孩子的教育储备。
保险有“双十”原则,即用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保费,购买收入十倍的保障。故建议陈昊增加储蓄型重疾保险,这样既可以让重疾保障跟终身,又可以分红(分红可随时领取),还可以转成养老退休金使用,以备不时之需。
买到足额的大病保险是明智的选择,可以避免医疗费开支导致家庭资产的损失。一般而言,购买商业健康险,20万元保额是必要的额度。参考中国大陆地区的重疾医疗费用水平,基本可以满足就医的需要,低于10万元的保障功能太弱,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搭配消费型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具有重保障的特性,客户可以用比较少的保费来获得保障,一般30岁的男性只要几百元,就可以保障10万元的重疾保障。
“在夫妻二人的收入占比中,陈昊相对占比较高,因此在保险规划上是规划重点。”
案例分析
陈昊与妻子的两口之家是一个典型的小家庭模式,且正在备孕阶段。目前的债务风险缺口是30万元,双方虽然都有“五险一金”,但只是解决基本日常医疗问题,如果遇到大的医疗或是意外事件的冲击,依然无法抵御,因为存款与基金定投加在一起也没有6万元,但一场重疾下来,就有可能开销在30万元左右。
社保无法解决自费药的问题,而且对于一个个体的持续赚钱能力,也会有不可修复的影响。在夫妻二人的收入占比中,可以发现陈昊相对占比较高,因此在保险规划上也是规划重点。作为风险杠杆工具的保险,就是要解决当家庭中的成员出现问题时的经济损失,所以,保额与收入有直接的关系。
收入与保额一般为1:10的关系,因此陈昊的保额应为70万元,再加上债务风险30万元,共计100万元。太太保额应为40万于,再加上债务风险30万元,共计70万元。当然,随着债务的归还,保额可以随之递减,但如果收入提高或是购入新的房产或是宝宝的到来,都是增加了风险,也要随之调高保额。
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的选择
●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是指不具现金返还功能,得了合约内容约定的重大疾病才给付的重大疾病保险责任的保险。优势在于它的保险费用相对较低,普通工薪族也可以消费得起。与返还型重大疾病相比较,它的受众范围更广,交很少钱,却得到同样的重大疾病保障,这对老百姓来讲,是件再实惠不过的实情。
●消费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各家保险公司都有。因是消费型,无返还,相对保险费便宜。30岁以下的,保障额10万元的,年交保费700元左右。具体保费与投保时的年龄、男女有关。
●投消费型重疾险的话,可以选择每年交费一样的传统寿险。不是所有险种的费率都是随年龄变化的。
●定期消费型重疾险对需要高保额的中青年人群来说,是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此类保险交费也会很快提高,而且60岁或70岁后,大病保障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