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最求第三方理财产品收益,易受双重损失
人们理财意识的强烈催生了很多理财产品的增长,因此第三方理财机构也应运而生。理财专家认为,如果投资者过分追求第三方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将会蒙受双重的损失,因此投资者要注意两大关键点,避免被忽悠。
盲目追求收益易受双重损失
专家提醒消费者: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是投资的基本规律。如果遇到一个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远远高于定期存款、保险、基金等中低风险的投资工具,购买门槛又很低,而且销售人员还承诺保本保收益,这时消费者就要小心了。不少人因此中断其他低风险投资,转投这样的“高收益”产品,更是很可能遭受双重损失。
首先,中断现有投资必然有损失产生。相比与很多第三方理财产品宣传的高收益,很多人可能不在乎提前取出定期存款所损失的利息,但是对于保险客户而言,退保所产生的损失可能就很大了。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的寿险保单,持有至满期不但享有保障,而且能通过分红实现保值增值,而提前退保只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可能低于所交保费。
与此同时,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风险不可忽视,潜在损失更为巨大。以私募股权基金为例,其客户群一般是机构和高净值人群,风险承受能力强,具备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而普通消费者如果片面追求金融产品的高收益,不理解或不关注相关产品的资金去向和具体运作模式则风险较大。去年以来,经营类似金融产品的投资公司资金链断裂使客户血本无归,或涉及非法集资被立案调查等新闻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也为盲目追求收益的普通投资者敲响警钟。
两步走避免被“忽悠”
首先,要考察所销售理财产品的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资质。不同于保险、银行、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机构是纯中介机构,代理销售各类理财产品,这家机构本身的合法性、具备销售所推销产品的资质和对所推销的产品拥有代理权,是合法经营的前提。考察销售人员的资质也很重要,包括保险、银行、基金、第三方理财机构在内的金融机构间看似有很多共同点,其实法律和监管对其销售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比如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业务员的代理权限是以保险为主,如有人以保险公司的名义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那么消费者只需致电保险公司客户服务热线,即可核实销售人员的身份和产品的真实性。
第二,务必仔细阅读、看懂合同。高收益低风险——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是违背一般投资规律的。因此,如果有销售人员承诺其产品保本、且保高收益,消费者就要仔细看看合同条款了。通常理财产品条款都会明文标识收益为预期收益,也就是不确定的,即使有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一旦亏损,消费者要想诉诸法律,也往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