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购买旅游保险巧对风险

  购买保险是应对风险的重要方式。在春节旅游高峰期,由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旅游保险应时应景应该具有很大的市场。但现实的情况是,保险公司似乎并未享受到旅游热带来的好处。据统计,目前我国出境游游客仅有20%的人购买个人旅游险,占据国内游人群80%的自助游游客则基本上处于无保险状态。重要游客输出地上海市2005年198.5万出境游游客中,仅有3万多人购买国际旅行保险,投保率仅为1.5%。

  造成旅游险市场冷清的原因较多,首先是保险公司自身对这一市场并不重视。据有关机构估计,我国旅游保险市场的潜在保费收入规模大约有150亿元,但如此大的市场最终却成了保险公司的鸡肋。保险公司普遍把骨干业务看作“西瓜”,而把旅游类险种看作“芝麻”,各保险公司在寿险、健康险等“大块业务”上你争我夺,对旅游险明显缺乏热情。

  保险公司动力不足致使目前市场上的旅游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目前,国内的旅游保险产品大概有旅游救助保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旅客意外伤害保险和住宿旅客人身保险这四种。这些产品责任单一,大多只承保意外伤害和医疗费用,但未包括财产损失、游程取消、行程缩短等风险而带来的损失,单一的责任大大降低了其吸引力。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部分旅游意外险无非就是“费率更为优惠的超短期意外险”,何况旅游险将一些滑雪、攀岩、高原反应等旅游色彩浓重的项目列为免责,让消费者觉得“弃之有忧,购之无味”。

  由于保险公司不愿意在旅游保险上过多投入,保险公司在宣传上投入很少,销售渠道则集中在个人代理和保险公司网点上,对占全国80%以上的自助游和分散游游客来说投保很不方便。而对于随团出游的游客,由于旅游局规定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险,旅行社在宣传时为增强吸引力,则故意或无意地混淆旅行社责任险与普通旅游保险的区别,并向游客承诺已经购买保险,误导游客不用单独购买,游客对旅游险认识不多,又多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导致旅游险产品乏人问津。

  破旅游险坚冰,需要保险公司不断创新,开发保障更加全面、品种更加丰富的产品,对不同旅游项目提供咨询、救援等有特色的服务;要在产品推广上多下功夫,提高产品认知度,提醒旅行者注意风险;要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在旅游旺季时在交通运输售票点、景点售票点设立保单销售点。另外,利用网络投保方式,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购买到旅游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