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从投连险看保险投资,产品越热越要冷处理

  2007年,推出投连产品的保险公司由2006年的6家增长到20多家,投连险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约500%。投连险(投资型保险)得到保险公司重视、受到投资者追捧,但繁荣背后,消费者一定要冷静对待,审慎投资。

  产品越热越要冷处理

  投连险销售火爆,与资本市场行情高涨的关系密切,同时也要看到,与保险公司的推销力度大也是分不开的。

  在任何市场上,商家推销越卖力,消费者买得越多。但作为消费者,我们要认清商家之所以卖力销售,是因为利益的推动——它能获得的利润大。保险业也一样,一方面企业不得不以市场为导向,很多寿险公司开始做投资型产品,因为投资型产品可以迅速膨胀保费规模,使公司迅速获得资本市场上的收益;另一方面,部分业务员为了佣金、奖励,会拼命向客户推销投连险,夸大产品收益,只讲专家理财不讲投资风险。

  对待所有被炒得很热的产品一定要理性。首先要看自己是否需要,是否为了保障而买保险;不要人云亦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收益从何而来,风险在何处;如果自己知识不够,最好要选择专业的销售渠道、通过专业的理财顾问来购买。功课做足了,看明白了,再掏钱。

  不适合中低收入人群

  很多中高收入人群,不习惯自己操作,希望通过买投连险,可以获得专家理财,还可以配置资产分散投资风险。我带学生做过调查,买瑞泰保险公司投连险的客户,收入都较高,大部分人是秉承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念,通过投连险来配置资产,单独买投连险的人很少。如果是这样,他们买投连险是适合的。

  但在投资者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收入较低、资产数量也少、缺乏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技能,但他们对财富同样有着憧憬。看到投连险收益好,甚至有的产品年收益率达到100%以上,他们动心了,在某些保险业务员的宣传鼓动甚至是误导下,一窝蜂地去购买。这是最可怕的。2001~2002年第一代投连险的“退保风波”,便是最好的前车之鉴。有的时候产品没有错,但“不适合卖投连险的人,把投连险卖给了不适合买投连险的人”也能酿成大错。

  要认清这一点:投连险主要是给中高端人群或者对资本市场有清醒认识的人群设计的,低收入人群或者不熟悉资本市场的人购买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方面,投资要达到一定的量才有意义,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就像买股票,买1股,是没意义的;另一方面,投连险风险大,低端人群的财务承受能力低,发生波动时,高收入人群账面亏损1万元不算什么,而低收入人群却很难承受;专业知识的匮乏,会让这些投资者成为受损失最大的人,如同股市上最容易被清洗的是钱不多、知识不多的散户一样。这也是2007年投连险在外资保险公司卖得最好的原因,比如联泰大都会人寿、瑞泰人寿,因为他们的客户定位在中高端,而且选择通过银行贵宾理财中心、专业的财务顾问公司来销售。

  产品买简单的

  盈利性企业会把产品包装得尽量漂亮,靠多功能、多卖点以吸引消费者。比如能拍照的手机,虽然拍照功能并不见得实用,但很多人仍然被吸引,为这个不实用的功能花更贵的价钱。

  保险也是商品,也适用同样的道理。买保险时,最好买简单的产品,因为复杂性也带来了风险性。有些人以为投资+保障=双赢,既有了保障又有投资,但产品越复杂,复合的功能越多,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失败的结果可能越惨。如果赶上大熊市,投连险投资缩水不说,对比买保障型产品付出的成本,你获得同样保障的成本相对增加了;而且有些投连险产品的保障额度与投资账户的现金价值挂钩,如果投资失败,保障也会随之降低,最终导致“双败”的结果出现。

  术业有专攻,选择保险公司,应该主要是选择保险保障产品,如果选择理财产品,可以买基金、国债、股票等。保险产品和投资产品应该是分开的,复合型的产品未必适合。

  终还保险的保障本质

  有些人买保险,看重投资功能多过保障功能,像“买保险不出事儿就赔了”这些想法都是非常错误的。保险不是帮人们发财的产品,如果想发财,尽可以选择储蓄、国债、基金。保险是可以使我们已经得到的利益得到保全、让我们在发生事故时得到补偿的产品。保险保障为主,投资理财为辅,是我们在选择保险产品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的关键点。

  许多人的第一张保单买了投连险或者是其他投资型产品,这是大错特错的。包括投连险在内的投资型保险都是舶来品,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销售很好,但在保险业发达国家的成功不代表放到我国也能完全复制。要看到我国的资本市场、人们的保障理念还不够成熟,更要看到国外买投连险的人,之前已经买过了保障型保险,是在保障充足的前提下进行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