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传统型保险的优点与缺点

  在线下销售的传统型保险产品,一般可分为分红型和万能型这两种,本质上来说,这两个险种都是拿我们所交的保费,扣除一定的成本以后,拿去投资,产生收益,然后用一部分的收益来抵扣我们的保障成本,另一部分收益就用来分红或者是增加保单的现金价值。

  当然,这两款保险的收益来源是不同的,分红险的红利是来源于保险公司的分配,所以红利并不固定,如果保险公司没有盈余,那么投保人也就没有红利可分。而万能险的收益是来源于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甚至可能会投资一部分的股票基金等等。所以,总的来说,分红险更加稳健,偏重于保障;而万能险的保障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它的收益会更高,同时又非常灵活,可以随时调整保额。

  但不管怎么样,这两款保险都是拿我们的钱去投资,然后再扣除保障成本。我在想,为什么我不能直接支付保障成本,然后拿省下来的钱自己去投资?

  传统型保险的三大弊端

  1、性价比不高

  买保险有一个最基本的“双十原则”,也就是保费最好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保额则要达到年开支的10倍。按照这个原则,当时我的年收入大约是6万元,这也刚好对应了我6000元的保费;而我的年开支大约是4万元,也就是说,我必须购买40万的寿险,这一点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当时我的保额只有20万元。这是传统保险都有的弊病:用合理的保费很难买到足额的保险。

  如果再考虑到重大疾病险,20万的保额就更加不够用了。我查过一些资料,现在治愈早期的癌症至少需要30万元以上,如果是中晚期可能需要50万甚至是100万,这还只是治疗费用,并不包括营养费等等杂费。所以,我认为如果要购买重大疾病保险,50万元的保额是最基本的,否则在发生重疾风险的时候,无法产生实际的用处。说简单一点就是,交6000元一年的保费是不足以支撑40万元以上的保额的。

  2、收益达不到预期值

  我买的这份万能险当时宣称,在我65岁退休时,预期能够拿到27万补充养老金,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27万元的补充养老金,是在我65岁时退保所能拿回来的现金价值,并且是基于预期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4.5%的情况下。

  但是,我实际查询的结果显示,在2013年到2014年这两年期间,这款万能险在官网上公布的实际收益率只在3.85%至4%之间,直到2015年4月,收益才达到4.5%,也就是说,这款万能险的年化收益率长期未达到它所声称的收益率,我预计也就是4%左右。等到我65岁退休时,账户的现金价值估计是达不到27万元的。

  3、计费不公平

  我估计这一点很少有人会考虑到,也只有我这种纠结的完美主义者才会去思考这种变态的问题。当时,我是跟另外一位相同年龄的朋友一起购买的这款万能险,他的体重比我重很多,平时又抽烟又喝酒,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就是因为跟我年龄相同,所以他每年所交的保费以及可以享受到的保险利益跟我是一模一样的。

  我觉得这一点很不公平,我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又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免疫力很强,也就是说,在我身上发生重大疾病风险以及死亡概率明显要比我朋友小很多,那凭什么健康体质和亚健康体质是同样的交费标准呢?

  正是基于以上三大原因,在我购买这份万能险两年之后,我就停止交费了,两年期间我一共交费1.2万元。在这里,我也是运用了万能险的一个特点:可以随时停止交费,只要账户里的现金价值足够支付保障成本,这份保险的保障功能就不会失效。

  但最后,因为我用每年4902元的保费购买了一款100万寿险附加提前给付100万重疾险的消费型保险,所以,我将之前的万能险退保,拿回了剩下的5000元的保单现金价值。虽然,看起来我似乎亏损了7000元,但实际上,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必须要懂得去接受沉没成本,权当是交了学费。

  同时,这里也要注意一点,我是在新的保单生效以后才去退保的,千万不能先退保再去投新的保险,这样中间就会断保,万一在断保期间发生风险就得不偿失了。

  传统型保险的两大优势

  1、强制储蓄功能

  如果从保险的起源来看,最初的保险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分摊风险,避免风险损失过于集中,以达到“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原则。也可以理解为,真正是花钱买保障,如果你运气好,没有发生风险,那么钱是拿不回来的。

  但从人性角度来考虑,每个人都会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风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愿意交保费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我们都知道,保险产品是越多人购买,性价比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海外保险会比国内保险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原因。为了鼓励大家投保,于是传统的储蓄型保险就诞生了。

  传统的分红型保险和万能型保险都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让你交更多的钱,用这笔钱去投资,产生的收益,一部分抵交实际保障成本,另一部分用于分红。这样,对于投保的人来说,就觉得很划算了,既有保障,又能分红,最终本金还能连本带利的拿回来,真是太好了。

  储蓄型保险就是通过强制储蓄的方式,让你强行存下一笔钱来。有些人,通过购买消费型保险能够省钱,但最后又把省下来的钱又花在其他消费上,并没有去通过投资产生更多的收益,结果到老一分钱也没存下来,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传统的储蓄型保险最适合那些管不住自己的月光一族。

  但因为我是非常理性的理财人,所以我会选择消费型保险,然后用省下来的钱去产生更大的收益。同时,我假设,关注理财巴士的用户也应该是一群能够管住自己的理财爱好者,所以我才向大家推荐消费型保险。

  2、遗产传承功能

  保险的这项功能在有钱人的圈子里使用的最多,有钱人最喜欢利用分红型保险能够避税的特点,在遗产传承的时候,通过购买巨额的分红型寿险,来将遗产更好的传给后代。在国外,直接接受遗产要支付高额的遗产税,另外,有钱人的后代也可能没有那么多现金来支付税金,这样会造成很多资产被低价出售。如果提前用一部分资产购买分红型寿险,有钱人去世以后,寿险的赔款是不用交税的,后代也可以用赔款来支付其他资产的遗产税金。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传统型保险是终身型的,而消费型保险往往是有期限的,所以终身型的保险要强于消费型保险。

  好,那我来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假如一个30岁的男性,每年花6000元购买一份30万寿险附加30万重疾险的分红险,要连续交费20年,等到他60岁的时候查看保险账户,发现这份保单的现金价值刚好达到30万元。看起来,他似乎只花了12万就买到30万的保额,同时,60岁的时候账户里还有30万元。但这也就意味着,从60岁开始,如果发生风险,他就只是拿回现金价值,因为此时保单的现金价值已经开始超过保额。

  大家要注意一点,我们所讲的30万元现金价值已经是30年后的30万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这30万元的实际购买力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3万元。3万元能用来干什么,是补充养老金还是继续给自己提供保障?别做梦了,在通货膨胀之下,这所谓的终身保障只能是一纸空谈。如果再往后推20年,等到80岁的时候,保单现金价值的购买力可能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几千块钱而已。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这位30岁的男性,一开始只拥有30万元的保额,如果真正遭遇风险的时候,30万元足够抵御风险吗?这个时候,保险销售人员一定会建议你加大保额,那么保费也会不断增加。钱都拿去买保险了,养老怎么办?要知道保险的收益是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我们是理性的理财人,应该是用极小的成本去购买大额的保险,在自己最能赚钱的时期,给自己提供充足的保障。如果你觉得你管不住自己,那还是购买传统的储蓄型保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