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
养老金作为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既是造福社会的需要,更是实现“老有所依”的现实保障。而随着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破冰,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也让由财政统一支付“吃皇粮的人民公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正风反腐工作中查处一大批“老虎苍蝇”的现实境况下,公务员缴养老金或普涨工资更是成为了舆论吐槽的对象。
此次,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始缴纳养老金还需一个过程,但今年之内肯定要落实。可以说,这不仅是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的具体体现,也让公务员缴纳养老金成为开启“双轨制”改革工作中的破冰之作,更是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有力彰显了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
虽然,“双轨制”并轨迈出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但公务员缴养老金仍需要一个过程。正如胡晓义表示,从文件到执行都要有一个过程,这事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的。还有一些很专业性的问题,比如一些系数、指数都需要各地具体测算以后才能定。不过,这些问题并非影响“双轨制”并轨的主要因素,而对养老金全面监管才是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的问题。
尤其是在当前养老基金收支缺口愈加明显,一些省份当期已经收不抵支等现实情况下,公务员缴纳养老金尤需让监管随行。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大养老金机制的改革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及时出台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监管机制;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职能部门的职责,建立全国联网查询平台,加强对养老金的缴纳、管理等日常监管力度,对违规使用或挪用养老金现象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护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3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度,破解“双轨制”,困难就是来自于怎么样在设计制度过程中既尊重历史,同时又要兼顾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制度,特别是养老待遇的平稳衔接,一个是政策怎么平稳衔接过渡,二个是待遇怎么平稳衔接过渡。
李忠表示,去年中央推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概括为“五个改变”。第一,改变了养老待遇的筹资机制。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主要是由财政或单位来承担的,经费来源根据财政拨款方式分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拨款和单位自收自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筹资机制,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新的筹资机制,每个在职工作人员都要为养老履行缴费义务。
第二,改变了养老待遇的既发办法,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标准是按照本人退休前的最终工资的一定比例来分档计发的。分档比较粗,不能准确充分体现全部职业生涯所作出的贡献。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是按照本人历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多少、长短来计算,工作人员职务、工资变动可以精细计算到每年、甚至每个月,更加公平,也更富有激励性。
第三,改变了养老待遇的调整办法。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的调整是和在职人员工资调整一并布置,没有建立正常调整机制,调整时间、标准都不固定。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统筹考虑,一并实施,逐步建立起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调整机制,避免因待遇调整机制不同导致攀比,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谈到,我们企业退休养老金已着手第11次调整,以后机关事业退休金也会跟着企业同步通盘来考虑。
第四,改变了养老待遇的发放方式。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由所在单位负责发放,部分财政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受单位经济效益影响,可能会出现拖欠退休费情况,从而影响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金融机构按时足额直接发放到每个退休人员的银行账户里。将不会影响到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到养老金,基本生活可以得到切实保障。
第五,改变了人员流动难现状。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之间相互流动时,因为制度不同,养老保险关系难以正常接续。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转移衔接,利于促进人员的正常合理流动。
李忠表示,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将来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由于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其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有体现这段时间的劳动贡献,因此将这段时间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李忠表示,改革还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对比,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包括职业年金,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对高出部分有所限制。同时,对于“中人”和“新人”改革后再同步建立职业年金,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李忠表示,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在统筹考虑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问题。这些通盘考虑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总理讲要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从2005年以来连续第11次调整基本养老金,该政策将有将近8000万企业退休人员受益。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这项政策将从2014年7月1日算起,这是中国第一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这项政策会有1.4亿城乡老年居民得到实惠。提高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政府补助,由原来320元提高到380元以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今年就业目标完成1322万,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做了很大贡献。2014年,全年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7万人。下一步,我们将更加重视就业援助工作,通过日常援助和集中援助相结合的方式,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